首页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价值引领与知识重构的深度融合 ——机电学院第四届课程思政研讨暨教学创新比赛成功举办

来源: | 作者: | 时间:2025-10-21

为持续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价值引领”与“知识重构”在教学全过程的融合,鼓励广大教师持续创新课程教学模式,20251016日下午,机电学院第四届课程思政研讨暨教学创新比赛在东教楼A203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赛研结合”的模式,实现思政教育与课程创新的有机统一,从而进一步提升育人质量。

经过各系选拔推荐,电信系陈振兴、吴志超,机械系王聪、涂鑫,通信系赵娟五位教师参加了此次比赛。比赛邀请了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往届创新比赛获奖教师及本科教学评价优秀的教师代表作为评审专家。学院党委书记瞿祥华、副书记吴迪出席了此次活动,各基层教学组织代表到场观摩研讨,比赛由教学副院长王勇主持。

竞赛环节,五位参赛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课程思政说课与精彩的教学创新设计展示。他们紧扣“价值引领、知识重构”的主题,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了富有创见的解构与重塑。电信系陈振兴老师在《通信原理》的讲授中,从基础层、拓展层和应用层三个层面将教学内容立体化,不仅重构了知识体系,更将“自主创新、科技强国”的信念深植学生心中,鼓励学生以行动报国。电信系吴志超老师围绕《光纤传感技术与应用》,设计思政案例库,重构了从原理到应用的认知路径,引导学生树立“感知世界、服务国家”的志向。

机械系王聪老师在《机械设计》课堂上,打破传统章节限制,对过去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将人工智能融入课程之中,将“新中心、新课堂、新目标”的创新理念融入知识模块,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电信系赵娟老师对《数字信号处理》的数字信号进行了不同视角的解读,通过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引导学生在掌握核心理论的同时,思考技术背后的价值观,实现了知识逻辑与价值逻辑的巧妙融合。机械系涂鑫老师则在《数值计算方法》中,提出学习工具的重要性,重构了教学框架,让学生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前沿案例中,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

随后的专家点评与交流研讨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评委与参赛教师围绕“如何实现价值引领的无痕融入”与“如何进行有效的课程知识重构”两大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评委代表吴国平教授在点评中,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以赛促研、以研促教”的显著成效。他指出,本届参赛教师展现了在“价值引领”上从“有机融入”走向“基因植入”,在“知识重构”上从“内容更新”迈向“体系创新”的显著进步。同时提出三点建议:第一,价值引领要“透”,需从学科史、科技伦理、工程哲学中深挖育人资源,实现启智润心。第二,知识重构要“活”,鼓励运用项目式、探究式教学,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可迁移的核心能力。第三,教师发展要“共”,希望搭建更多跨院系、跨专业的教研共同体,在共研共享中推动教学质量的整体跃升。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瞿祥华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交流研讨与比赛是学院构建“价值引领、知识重构、能力达成”三位一体育人新范式的一次重要实践,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是教师切磋交流的重要平台。他强调,课程思政是专业教学的灵魂所在,教学创新是教育活力的源泉,教学比赛是课堂教学的一面镜子。希望大家能以竞赛为契机,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把课堂变成学生成长的乐园和创新的舞台。他提出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份责任,勉励全体教师持续思考如何从理论体系构建的角度进行探索,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实现思政案例与专业内容的自然融合,并根据此次评委们的宝贵建议,认真总结,取长补短,把研讨与比赛中的收获转化为日常教学的自觉行为,严守教学质量的生命线。

经评委组综合评定,机电学院第四届课程思政研讨暨教学创新比赛结果揭晓:陈振兴、王聪老师获一等奖;吴志超、赵娟、涂鑫老师获二等奖。